【三抓三促 基层调研】天水镇:精品水果产业成群众致富“香饽饽”
【三抓三促 基层调研】天水镇:精品水果产业成群众致富“香饽饽”
新天水讯【记者 王晓华】“这些阳光玫瑰葡萄再过10天就可以上市了,品种口感非常好,上市之后肯定会受欢迎。”9月26日,看着悬挂在藤架上一串串晶莹剔透、犹如碧玉般的葡萄,秦州区玉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焦玉中难掩心中的喜悦,“虽然采摘时期错过了中秋和国庆佳节,但是为了保证果子的成熟、甜度和口感,多等几天也是值得的。”
走进位于杨湾村的秦州区天水镇产业集群基地,只见连栋日光温室排列整齐,大棚内绿意盎然,红彤彤的圣女果挂满枝头,樱桃树苗快到挂果时期,西葫芦长势喜人,务工人员正在进行采摘养护。
记者看到,在樱桃大棚内,不仅安装了精准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智能化的自动温控、补光系统,还采用了起垄栽培、适度矮化的种植模式,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有效提升樱桃的品质和产量。
“我们这个棚采用数字化农业,里面有环流风机,能把温度湿度控制合理,上面覆盖的棉被能起到增温的作用,还有一个是水肥一体化精准精肥,合理控制每一棵树上多少肥、上多少水。”焦玉中介绍说。
焦玉中是秦州区天水镇产业集群基地发展现代农业人之一。基地同时还发展设施大樱桃种植、中药材种植加工、草莓采摘观光体验等现代化设施农业,形成了多产业聚集,链条完整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集群产业。
“我们现在已经由传统化农业转向数字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用科技、科学来管理种植农业产品。”作为从小就跟黄土地打交道的他来说,见证了农业发展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劳作到如今现代化机械化转变的过程。
记者随后又跟着焦玉中来到天水镇矮砧密植苹果园,只见在一片片防雹网的保护下,600亩苹果马上迎来采摘期。
据了解,传统的苹果树乔化栽培方式每亩栽植株数少,难通风,采光差,很难实现高产,优果率也低。为了提高苹果树栽植效益,该种植园率先引进了宽行窄株的矮砧密植技术,不仅亩产相比乔化栽培高出三倍,更让苹果口感有了质的提升。
“矮砧密植苹果园示范基地主要有自由纺锤形、倒挂式树形,果树拉枝下坠主要是把这生长力量变换成结果力量,早开花、早结果、通风透光。”焦玉中说。
2013年,焦玉中申请创办了天水镇果品产业协会,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果业,扎实推进果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形成“协会+基地+果农”的全新经营模式,为推动天水镇果品产业发展闯出一条成功之路。
近年来,天水镇依托镇中心川区优势,在不断巩固现有樱桃、苹果、草莓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麒麟瓜、阳光玫瑰、贝贝南瓜等高端果品的育苗、栽植,精品水果产业已成为全镇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1、凡注有“新天水讯”的稿件,均为天水日报社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天水”,并保留“新天水”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天水客户端(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